EECP 體外反搏

EECP 體外反搏是一種非侵入性、無痛、安全且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主要用於改善心臟功能、增加心臟血流供應,特別是針對心絞痛、心臟衰竭及心肌缺血等冠心病患者。

透過EECP的反搏作用,加速全身血液循環,讓全身進行一場被動式的運動,就像躺在床上跑不費力的馬拉松,進而改善心肌代謝與功能。

EECP體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心血管治療方式,患者躺在治療床上時,雙腿和臀部會綁上特製的氣囊套,這些氣囊會依照心電圖訊號,在心臟舒張期依序充氣,壓迫下肢和臀部的血管,促使血液向心臟回流,增加主動脈舒張壓,改善心臟和全身血液循環。收縮期前氣囊迅速放氣,降低周邊血管阻力,減輕心臟負荷。

其主要功能是促進冠狀動脈血流和側枝循環形成,增加心臟肌肉血液與氧氣供應,改善心肌代謝和功能。很多臨床試驗證明,對於有難以治癒的心絞痛病人而言,EECP是安全與有效的治療方法,透過利用增加微小的血管發展新的替代道路,尤其在阻塞動脈附近,增加並讓血流正常地流入心臟的肌肉,因此也被稱為「自然繞道」的處置方式。

簡言之,EECP透過非侵入的機械加壓和放鬆,模擬心臟幫浦作用,提升心血管功能,被稱為「第二顆心臟」或「自然的繞道」,是治療心絞痛、充血性心臟衰竭及改善整體血液動力學的重要輔助療法。

項目EECP體外反搏療程心導管支架置入術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ABG)
治療方式
非侵入性,通過三段壓脈帶在在小腿、大腿和臀腹部進行規律性壓縮,經由規律的血管按摩,幫助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使血管彈性增加。
微創手術,通過導管在狹窄的冠狀動脈內放置支架,以恢復血流。
高度侵入性手術,將健康的血管移植到狹窄或堵塞的冠狀動脈,繞過病變部位。
適合人群
不適合手術或
不願意接受侵入性治療的患者。

適合血管局部病變且手術風險低的患者。
適合多支血管病變或病情複雜且耐受手術的患者。
麻醉
無須麻醉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恢復期無恢復期,
可立即恢復日常活動
在幾天至一週內可,恢復輕度日常活動。恢復時間長,通常需要數週至數月恢復完全活動能力。

EECP 療程3步驟

STEP 1

經由醫師評估,訂定個人化療程規劃。​

STEP 2

由三段壓脈帶組成,分別是繞在小腿、大腿和臀腹部,持續配合心跳進行充氣及洩氣。​

STEP 3

建議最佳完整療程為35個小時,每次一個小時,每週五次,連續做到七週。​

適應族群:

  1. 穩定型心絞痛患者- 長期心絞痛、運動就胸悶,但不適合手術或藥物治療效果有限者。

  2. 曾經接受心導管或心臟繞道手術後,仍有症狀者- 作為輔助療程,改善血流與生活品質。

  3. 心肌梗塞後康復期患者- 促進側枝血管形成,改善心肌灌流。

  4. 慢性心衰竭患者(特別是心輸出量不足型)- 可提升心輸出量,減輕症狀(需醫師評估心功能狀況)。

  5. 外周動脈循環不良者(如:間歇性跛行、四肢冰冷)- 幫助末梢血液灌流改善。

  6. 腦部循環不足、輕度腦中風後恢復期者- 改善腦部供血,增加腦部含氧量。

  7. 糖尿病合併血管病變者- 改善微血管循環,幫助傷口癒合、神經症狀緩解。

  8. 無法運動的高風險亞健康族群- 如骨折、關節退化、肌少症無法進行心肺訓練者,EECP 為其「被動運動」替代方案。其他相關療程


01

非侵入性

無需手術或住院,降低了治療風險,避免手術相關的併發症。

02

降低血壓

EECP有助於降低血壓,減輕心臟負擔,對高血壓患者有益。

03

安全性高

EECP安全性高,副作用較低,部分可能會出現擠壓不適和疲勞感,且多為輕微且短暫。

04

適用範圍廣泛

除了治療心絞痛,EECP還適用於心力衰竭、缺血性中風、周邊血管疾病等多種心血管相關疾病。

常見問題

Q:EECP 療程有哪些優點?

EECP療程屬非侵入性、無須住院、無恢復期,完成療程後,就能恢復日常作息,且可以重覆治療。

Q:療程是否舒適安全? 完成治療後的感受?

EECP是一種非侵入性、安全性高的治療方法,已被許多研究證實對於特定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此療程被稱為「被動性運動」,所以對於很少運動的族群在結束療程幾天後,可能會感到疲累,此情況實屬正常,只需度過這段短暫的「訓練期」之後,會開始留意到自己更有精神。

Q:預計何時能感受進展?

實際的治療計劃可能因個人的狀況、反應和醫生的建議而有所不同。大多數患者表示,大約進行到第七週療程時,開始感受到身體有所改善。

Q:療程結束後,其療效會持續多久?

國際體外加強搏衝治療患者名錄(IEPR)收集了EECP最高能維持三年。至於其他小型研究,則顯示部分患者的療效能持續五年。

Q:治療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 穿著舒適的衣物,避免緊身褲或裙子。
  • 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不適(如腿部疼痛、胸悶),應立即告知護理人員。
  • 治療期間需遵守醫生建議,保持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

Q:些人不適合進行療程

1.嚴重的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2.出血性疾病​

3.肢體有血栓性靜脈炎或感染病症​

4.需做手術治療的主動脈瘤​

5.未控制的高血壓(大於180/120mmHg)​

6.懷孕婦女

Q:若有在服用抗凝劑是否可以使用?或是在服用其他藥品可否使用?

可以,但如果無法適當控制血壓,或病情反覆出現不穩定狀況,則會建議待穩定後再開始施作。

Q:如果有中風可進行療程嗎?

病情若在穩定情況下,出血性中風建議一個月後;梗塞性中風建議一周後即可開始施作

**本網站以介紹醫療新知與衛教宣導為目的。本內文名稱與仿單不同之處(部分為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介紹,或口語化之俗稱)僅供民眾理解參考;正式療程/儀器名稱、效果等,均以醫師親自說明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