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P治療運動傷害

2025-04-30

PRP療法全方位懶人包一次看懂!

PRP是甚麼?

PRP(Platelet-Rich Plasma,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是一種使用自體血液製成的增生療法。透過抽取患者自身的血液,經過專業離心技術,萃取出富含「血小板」與「生長因子」,尤其廣泛應用於關節退化、肌腱損傷、慢性疼痛等骨科疾病中,有助於減緩發炎反應、修復軟骨與肌腱組織、改善關節活動度與功能為了讓有需要的民眾進一步了解PRP療法健立診所骨科許芳偉醫師提供相關詳細資料和臨床經驗,讓民眾一次掌握PRP療法的修復關鍵及適用於哪些症狀。


PRP 關節治療的優勢

✅ 1. 非藥物、非類固醇、非手術療法

PRP 是一種 純粹依賴自體修復能力的療法,不含藥物、類固醇或化學成分,也不涉及手術切開或移除組織。
📌 適合怕吃藥、怕開刀、慢性關節炎反覆發者

✅ 2. 利用自體血液、無排斥風險

PRP 完全來自患者本身的血液製備,不使用他人血源或人工藥物,不會引起免疫排斥或交叉感染。
📌 自然、安全、穩定,是再生醫學核心特色之一

✅ 3. 不破壞原組織,溫和啟動修復

不同於傳統手術需要切除病灶或進行組織置換,PRP 治療是將高濃度生長因子直接注入病變處,不破壞原有組織結構,反而促使其「啟動自我修復」模式。

📌 修復不是強制取代,而是引導「身體自己修」

✅ 4. 可延緩關節退化、減少開刀機會

對於早期或中期的關節退化患者,PRP 可有效減緩軟骨磨損、延後關節惡化進程,同時改善疼痛與關節活動度,從而降低提早手術(如換膝手術、韌帶重建)的需求。

📌 中期退化族群的「保膝療法」

✅ 5. 可搭配 SIS磁能治療、復健運動提升效果

PRP 並非單一療程,而是可與其他非侵入式療法組合,達到 1+1>2 的綜效。
例如搭配:

  • SIS 超磁能治療:強化肌肉張力、穩定關節周邊肌群
  • 物理治療與關節復健:恢復肌力與正確關節使用方式
  • 營養補充與代謝調整:改善組織再生所需的微環境

為什麼有人覺得沒有效?

注射的劑量不對

1. 市售的PRP 系統,因設計、離心方式與處理時間不同,血小板與其他成分的濃度與比例就有很大的差異。

2. 這邊告訴你最新美國的研究發現:(Berrigan WA, Tao F, Kopcow J, et al. The Effect of Platelet Dose on Outcomes after Platelet Rich Plasma Injections for Musculoskeletal Condi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urr Rev Musculoskelet Med. 2024;17:570–588. DOI: 10.1007/s12178-024-09922-x.)。

  1. 少於50億顆血小板 → 改善有限
  2. 50~100億顆 → 效果普通
  3. 超過100億顆血小板 :→功能進步更明顯(走路、上下樓梯比較不痛)、疼痛減少的效果也更好。
注射的方式不同
1. 膝關節退化不是只有軟骨磨損,可能合併有韌帶不穩定、半月板受損、肌腱發炎等綜合問題。(了解更多)
2. 單一只有注射PRP進入膝關節腔內並不是最好的注射的方式。
3. 針對韌帶半月板、肌腱等進行多面向注射,可增加膝關節穩定度,同時也降低膝關節發炎的狀況。(了解更多)
4. 若合併有骨髓的發炎,甚至透過骨內注射也能改善骨髓病變的問題。

患者的條件不佳

1. 血小板低下或功能不佳、服用抗凝血製劑、膝關節退化分級屬嚴重程度(第三、第四級)、體重過重、年紀太大皆會增加PRP注射治療的失敗率。

2. 甚至、飲食結構攝取過多高脂食物都可能改變血小板的功能和其他成分比例。

3. 慎選適合條件的患者,PRP的注射才會有效果。

診斷不同或錯誤

膝蓋疼痛就一定是膝關節退化發炎嗎?有沒有可能是其他部位造成的問題呢?例如脊椎的問題或是髖關節的問題所導致的膝蓋痛呢?找到真正引起膝蓋疼痛的原因才可以根本治療。

後續復原方式不對

1. PRP注射不是萬靈丹,還需搭配一系列的康復療程

2. 膝關節退化是個多面向的問題,不單純只是年紀老化軟骨磨損而已。
3. 肌力的喪失、韌帶肌腱的鬆弛、骨質密度的疏鬆都和膝關節炎息息相關。
4. PRP注射仍須搭配:
  1. 良好的運動與肌力訓練
  2. 健康均衡的飲食
  3. 體重的管理與控制

PRP 超級修復關節軍團|6大關鍵生長因子一次看懂!

PRP生長因子就像身體裡的「修復特種部隊」,能喚醒關節自癒力、修復受損組織、對抗發炎疼痛!

1. PDGF(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關節/肌腱發炎的修復先鋒,加速細胞修復、促進新組織生成

2. TGF-β(轉化生長因子)-穩定膝關節、肩關節慢性疼痛抑制發炎反應、調節免疫系統

3. 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幫助軟骨修復、強化關節環境,改善軟骨細胞與滑膜細胞的營養供應

4. EGF(表皮生長因子)-增強受損筋膜、韌帶的修復速度,促進細胞更新,提升組織活性

5. IGF-1(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改善退化關節彈性、延緩老化,刺激膠原蛋白與彈性蛋白新生,減少組織發炎反應

6. FGF(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重建受損組織架構、提升強度,讓關節更有力、不再卡卡響!

適合族群:

1. 輕至中度退化關節炎(stage 1-2),晚期退化(stage 3-4)效果有限
2. 反覆膝蓋發炎腫脹、積水疼痛
3. 40-75歲之間的患者,同時沒有血液或免疫方面的疾病,年齡太大也可嘗試,但須考量整體健康狀態
4. 規律運動、工作所需長時間走動搬重
5. 試過消炎止痛藥、復健療程、推拿針灸但效果有限仍感膝蓋疼痛
6. 不希望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或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的患者

PRP 適用於以下關節與肌腱相關疾病

退化性膝關節炎(初~中期)-刺激軟骨細胞修復、抑制關節內發炎反應、改善潤滑與滑膜功能(了解更多)

  • 原因:膝蓋軟骨逐漸磨損,產生關節摩擦疼痛
  • 症狀:走路卡卡、上下樓困難、關節腫脹僵硬

髖關節炎、肩關節滑囊炎-減輕滑囊發炎、修復關節軟組織、增加活動角度

  • 髖關節炎:常見於長者與運動員,造成髖部僵硬與走路困難
  • 肩滑囊炎:肩膀活動疼痛、夜間痛、手臂舉不高

網球肘、高爾夫球肘-修復受損肌腱組織、緩解慢性疼痛、加速癒合

  1. 原因:手肘過度使用導致肌腱附著點發炎(外側/內側)
  2. 症狀:提重物或轉動手腕時疼痛

髕骨肌腱炎、阿基里斯腱炎-刺激肌腱再生、減少發炎反應、強化結構支撐

  1. 常見於跑跳運動員(籃球、跑步、舞蹈)
  2. 症狀:膝蓋前方或腳跟後側痠痛、腫脹

足底筋膜炎-修復筋膜微創損傷、改善血流循環、降低疼痛

  1. 原因:足底筋膜長期拉扯受損,常見於久站者與運動族群
  2. 症狀:早上起床第一步最痛,腳底像被針刺


肩夾擠症候群、旋轉肌袖損傷-促進肌腱癒合、減少滑囊發炎、延緩進一步退化或撕裂

  1. 原因:肩關節活動空間不足或旋轉肌群老化、受傷
  2. 症狀:抬手吃力、上舉卡住、晚上痛醒

媽媽手(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滑囊炎、慢性關節腫脹不適-減緩慢性肌腱與滑囊發炎、提升局部組織修復速度

  • 常見於抱嬰、打字、拿重物頻繁族群
  • 症狀:手腕外側腫痛、用力時卡住感

PRP療法廣泛應用在運動領域

PRP療法在運動醫學領域備受肯定,許多國際級運動員、奧運選手與職業球星都曾使用 PRP 來加速運動傷害的恢復與延後手術,減少依賴止痛藥與類固醇,加速修復時間,提升訓練效率。

🏀 Stephen Curry(NBA 金州勇士)
受傷時間與部位:2016 年季後賽,右膝內側副韌帶(MCL)扭傷
治療方式:PRP 注射,配合復健
回歸與表現:治療後迅速回歸,表現出色
🏀 LeBron James(洛杉磯湖人)
受傷時間與部位:2023 年,右腳肌腱受傷
治療方式:PRP 注射,配合復健
回歸與表現:治療後迅速回歸,表現出色
🏀 Kobe Bryant(洛杉磯湖人)
受傷時間與部位:2011 年,膝蓋與腳踝
治療方式:PRP 注射,配合復健
回歸與表現:隨後兩季表現出色,平均得分超過 25 分

⚾ 大谷翔平(MLB 洛杉磯天使)
受傷時間與部位:2017年10月,右手肘尺側副韌帶UCL韌帶
治療方式:PRP 注射以促進癒合
回歸與表現:成功恢復投球與打擊雙重角色
⚾ Bryce Harper(費城費城人)
受傷時間與部位:2022年05月,右手肘尺側副韌帶UCL韌帶
治療方式:PRP 注射以促進癒合
回歸與表現:成功回歸,獲得 2022 年國聯冠軍賽 MVP
⚾ Justin Upton(洛杉磯天使)
受傷時間與部位:2019年,右膝蓋髕骨肌腱炎
治療方式:PRP 注射
回歸與表現:回歸後打擊成績為249,20轟,66打點
🔸 其他案例:
網球名將Rafael Nadal:PRP 處理膝蓋與手腕慢性發炎,贏得多項大滿貫冠軍
高爾夫名將Tiger Woods:2008年接受膝蓋手術後,進行了PRP治療以加速康復,並成功重返比賽
足球名將Cristiano Ronaldo:2014年世界盃前夕因肌肉傷勢接受PRP治療,以加速康復並參加比賽